近日,陈富偈博士等撰写的学术论文《Ordered Mesoporous Crystalline Mo-doped WO2 Materials with High Tap Density as Anode Material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在美国化学会著名期刊《材料化学》(Chemistry of Materials)发表。该期刊在2015年中国科学院SCI期刊分区表属于工程技术类1区Top期刊,是材料化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期刊之一,影响因子为8.354。
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开发是材料与化学领域近十多年来最受各国学者及产业界关注的热点之一。该研究以具备金属导电性的二氧化钨材料为研究对象,利用纳米浇铸法制备其有序介孔结构,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该研究发现,通过钼元素的掺杂,可以极大地提高前驱物中钨元素从六价态还原为四价态的反应速度,而且钼元素的掺杂可以有效地避免钨元素被进一步还原至零价态,从而提供了一条简便地在较低温度下制备具有规整纳米结构的二氧化钨材料的新合成策略。所得材料具有高度有序的介观结构,明显的金属导电性(0.8 欧姆厘米)。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具有较高的可逆充放电容量(650 毫安时/克),且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优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材料具有较高的堆积密度(3.6克/立方厘米),为普通纳米多孔电极材料的两倍以上,因而具备较高的体积能量密度。该研究成果受到审稿人及Chemistry of Materials杂志主编的高度赞扬,认为是令人激动的科学进展(…the exciting science you are reporting…)。
该论文是陈富偈博士以第一作者和材料学院_特聘教授包海峰(通讯联系人)合作完成的,是继2014年在ELSEVIER期刊Materials Letters上发表相关研究论文(Mater. Lett. 2014, 136, 191-194)后的一篇高水平之作。